第(3/3)页 并从中吸收养分,迅速的成长起来。 还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提前将才满6岁的小刘据立为太子,光明正大的教导他帝王学问。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那个可怕的未来! 刘彻是个极其冷静又理智的帝王,至少壮年时如此。 基于理智的判断,他觉得再怎么未雨绸缪,也不一定能改变自己老迈之后变得昏庸的进程。 为了防止悲剧真的出现,尽快让太子成长起来,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即便真有那么一天,他一手教出来的继承人,也必须能够力挽狂澜,接替他带着帝国,朝正确的方向走下去! 不论用什么“接替”方式! 刘家皇帝对亲信狠,对自己更狠的特质,在刘彻身上同样展露无疑。 可问题又来了。 现在的大汉问题很多,很多事情都尚在起步阶段,说刘彻日理万机并没有任何夸张的成分。 并且这个“日理万机”的含金量,比后世某些朝代的帝王高多了。 即便有心,也确实抽不出太多的时间在教儿子上。 这时候在茶楼里大展神威,并且身体力行了“有教无类”,又有着仙门光环的唐奇,自然就进入了刘彻的视线。 让一个能预知未来,并且学富五车,还没有门第之见的仙门弟子做未来帝王的老师,不是更好吗? 唯一的问题,就是唐奇自己不愿意当这个老师。 并且又不能强逼。 那怎么办呢,放弃吗? 开玩笑,刘家皇帝的字典里,从头到尾就没有放弃俩字儿! 于是刘彻叫来年仅6岁的儿子,严肃叮嘱:“不管用什么手段,都必须让唐先生认可你,收你为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