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孔子这时候还没封圣,此时的人也没有言必说“圣人曰”的习惯。 不过就不代表孔子的话,在此时就没有震慑力。 儒学毕竟是大学派,又被天子证明是官方唯一指定学派。 就算不是儒生,听到孔子所言,也会本能的被震慑。 尤其是“有教无类”这种不分派别,大家都认可的说法,就更没有争执的价值了。 刘彻也是承认的! 世家大族掌控家学传承,寒门良家子求学难,对皇权来说并非好事。 不然刘彻干嘛劳心劳力的搞官学,推广察举制? 还不都是为了打断世家的人才垄断,有利于巩固皇权? 果然听到董仲舒的话,刘彻龙颜大悦,大笑不止:“中大夫所言极是,唐先生并非儒门学子也知道有教无类,的确是我大汉的贤才!” 董仲舒再接再厉:“陛下,如此贤才,正应当大用!” “这……” 刘彻犹豫了。 倒不是不愿意,要是能让唐先生重归九卿之列,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可人家自己不肯呐! 辞官时那么坚决,就连个博士,都是用准许官商通婚的条件换来的。 他倒是想大用,唐先生自己无心官场,他又能怎么样? 真的逼迫唐奇接受官职? 且不说仙门子弟受不受帝王逼迫,就算真被逼着接受官职了,那能对大汉尽心尽力? 他是要施恩,又不是结仇! “此时容后再议,先看看唐先生怎么说吧。” 刘彻很心塞。 你说别人都是绞尽脑汁的讨好皇帝,争取能得到个一官半职。 就算再无私的人,为了实现理想和抱负,不也要当官? 譬如眼下这个董仲舒,一心为了大汉无欲无求,甚至愿意用自己的死,来缓和诸侯王的怨气,让推恩令能继续平缓的执行下去。 还不是也要表现胸中才华,先当官了再说? 唐奇咋就不同呢! 头疼呐! …… 唐奇被郎官一路领进未央宫正殿,看到的就是这副奇妙光景。 天子刘彻眉头紧皱,董仲舒梗着脖子做直谏状。 左右文武要么低着头装死,要么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在念叨些什么。 气氛诡异的凝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