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田刚说着,台下的人听着。 他们纯粹是来出观众的。 这是他们能听到吗? 田刚在这里帮许青山嫌弃JAMS和IM没有含金量的时候,他们只想甩出营业的假笑。 人家嫌弃不想要的,是他们拼尽全力都难拿到的。 真要说谁有这个水平能在JAMS和IM上发论文,就按现在的研究水平来说,估计在场的人里,暂时只有田刚能说是可以稳稳拿下的。 其他人,都有难度,区别只在于大小而已。 当然,这也是因为数院现在也不是所有老师都到了,要是朱小华教授这个时候在,那也比较好说,人家也是发过《数学学报》的。 “因为按照现在的时间来说,年刊能更早发表,更早地定下这个名。” 田刚认真分析道。 “而且《数学年刊》更倾向于美系,在后续拿美国数学学会的一些奖项的时候会更有优势和便利,现在青山的美国数学学会会员的身份已经加急处理下来了,发年刊会更合适一些。” “再加上这两年的变化,年刊的影响力要比学报更大一些。”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建议,大家要是有想要补充的点,我希望大家能积极发言。” 田刚说完话。 王诗宬在一旁继续盘笔,其他人则是面面相觑。 片刻后,为了不让冷场,陈大跃硬着头皮说道。 “我觉得田院说得对。” “我也觉得田院说得有道理。” “俺也一样。” 有人带头就好说多了。 主要是大家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 “那就《数学年刊》吧。” 许青山直接拍板,《数学年刊》也有给他发邀请邮箱,而且在邮件里那个主编也不吝溢美之词地赞美许青山那很是惊艳人的思路。 “那接下来我给大家简单讲讲我的论文吧。” 许青山无奈地叹了口气。 才刚刚打开论文的第一页。 许青山就已经从会议室里坐在两侧后面的那些研究生眼里看到了茫然。 比起讨论投稿经验,讲解论文众人就比较有兴致了。 但是这种兴致也仅仅只维持了十分钟。 那倒不是因为许青山讲得太无聊了。 而是他们大多数人的水平只能撑到十分钟,看看人家能上桌的教授们不少听得那么入迷和津津有味,就知道问题出在谁身上了。 约莫半个小时过去后。 许青山才停了下来。 “我简单地讲完了整个思路,大家都能听懂吧?” 许青山倒是没看向桌上的教授们,看他们的眼神就知道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跟自己问问题。 他看的是那帮青年教室和研究生们。 可是。 许青山看到了这帮比自己大上不少的年轻人们先是摇了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