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死亡原因呢?体表有没有明显的外伤痕迹?”小林放下软尺,目光聚焦在尸体的头部、颈部等暴力性死亡高发区域。张林拿起镊子,轻轻拨开死者面部杂乱的头发,肿胀变形的面部显露出来:双眼睑闭合,眼球突出,角膜呈乳白色浑浊,已完全无法透视瞳孔;口唇发绀,牙齿完好,牙龈无出血痕迹,未发现咬痕或牙齿脱落迹象。 “面部无明显钝器伤或锐器伤,但眼睑结膜有散在出血点——这是窒息死亡的典型特征,不过具体窒息类型还需进一步确认。”张林示意小林调整灯光,镊子掀开死者衣领,颈部皮肤呈现淡绿色,无明显扼压痕、勒痕,也没有皮下出血或皮肤破损痕迹,“颈部皮肤完整,无外力直接作用痕迹,暂时排除扼颈或勒颈致死可能,得深入检查呼吸道和肺部。” 小林皱起眉疑惑道:“那会不会是中毒,或者突发心脏病这类疾病导致的?”张林没有直接否定,而是用手术刀轻轻划开死者衣物——深色长裤与灰色长袖上衣均为聚酯纤维材质,和技术科鉴定的蓝色布料同属化纤类,衣物多处撕裂,边缘有不规则毛边,部分裂口沾有泥土和铁锈,推测是被砖石刮擦所致。“先保留衣物,后续送技术科与现场提取的蓝色布料比对,确认是否同源。现在开展体表细致检查,重点排查躯干和四肢的隐藏外伤,尤其是与作案工具相关的痕迹。” 手术刀沿着衣物缝线划开,死者淡绿色的躯干皮肤暴露出来,未发现明显锐器伤口或钝器撞击造成的皮下血肿,但在头顶右侧发现一处3厘米长的不规则创口。“这里有异常!”张林用镊子拨开创口,“创口边缘呈锯齿状,创腔内残留少量泥沙和细小砖石颗粒,像是钝器击打形成的,但创口较浅,未伤及颅骨,应该不是致命伤。” 小林凑近观察,在创口周边发现几根细小纤维:“张老师,这有几根蓝色纤维,和现场提取的蓝色布料纤维看起来很像!会不会是嫌疑人用蓝色布料包裹钝器击打死者,导致纤维脱落?”张林用棉签小心提取纤维放入证物袋:“有这个可能,后续让技术科比对纤维成分。继续检查其他部位是否有类似损伤。”两人细致排查尸体全身,最终在死者右手掌心发现一处2厘米长的浅表划伤,边缘整齐,创腔内有少量铁锈残留。“右手掌心的划伤边缘整齐,且有铁锈残留,可能是死者反抗时,被带有铁锈的金属物品划伤——比如现场发现的那把生锈铁锹?” 这一发现让两人精神一振,张林立即决定加快解剖进度,打开胸腔和腹腔查看内部器官状态。解剖剪剪开胸骨的轻微“咔嚓”声,在寂静的解剖室里格外清晰,胸腔打开后,心脏、肺脏等器官暴露出来:心脏体积略缩小,表面覆盖一层淡绿色腐败黏液,心外膜下无出血点;肺脏呈暗褐色,质地较硬,挤压时无液体渗出,但肺叶边缘有少量点状出血。 “张老师,心脏和肺脏看起来没有明显病变,是不是能排除突发心脏病死亡的可能?”小林凑上前紧盯器官形态。张林用镊子夹起一小块肺组织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调整焦距观察:“心脏心外膜下无出血,心肌细胞无坏死,冠状动脉无狭窄或阻塞,可排除冠心病急性发作;肺脏虽有少量点状出血,但无炎症或梗死迹象,也没有溺水死亡常见的‘水性肺气肿’特征,基本能排除呼吸系统疾病或溺水致死。不过肺组织点状出血结合眼睑结膜出血,更倾向于窒息死亡——可能是软性物体压迫口鼻导致呼吸受阻。” 他转向腹腔,肝脏、脾脏、胃脏等器官均有不同程度腐败: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呈淡绿色,质地柔软,切面有腐败液体渗出;脾脏体积缩小,包膜完整,无破裂出血;胃脏空虚,胃壁薄而透明,黏膜光滑,无食物残渣或异物,但胃壁黏膜有少量点状出血。“胃脏空虚无食物残留,说明死者死亡前至少16小时未进食,这与之前判断的10-14天死亡时间不冲突,还能进一步缩小范围——死者大概率是在深夜或凌晨等空腹状态下死亡的。” 小林笔尖在记录板上飞快滑动,刚写下“排除外伤、疾病致死”的结论,笔尖突然一顿,眉头不自觉地拧了起来。他抬头看向张林,眼神里满是困惑与探究:“张老师,既然已经排除了钝器、锐器造成的外伤致死,也排除了心脏病这类突发疾病的可能,那窒息的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再次落在解剖台上的尸体上,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您看,死者颈部皮肤完整得很,没有任何扼压痕、勒痕,也没有皮下出血的迹象,完全不符合扼颈或勒颈致死的特征。难道……难道是被人用什么东西闷压口鼻导致的窒息?” 张林听完,没有立刻点头或摇头,只是眼神沉了沉,伸手从工具托盘里拿起一支无菌注射器。他示意小林调整灯光角度,让光束精准聚焦在尸体的胸腔部位,一边小心地找准心脏位置,一边开口解释:“你的猜测有一定道理,但在没有明确证据前,不能轻易下结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排除常见毒物中毒的可能——有些毒物会抑制呼吸中枢,同样会导致窒息样死亡,且体表不会留下明显痕迹。” 注射器缓缓刺入心脏,抽取了少量呈暗褐色的血液样本,张林将其注入标有“心脏血”的试管中,盖紧后递给一旁的助手:“把这个送去毒物检测室,重点检测有机磷、氰化物、安眠药等常见毒物,务必尽快出结果。” 随后,他又换了两支新的注射器,分别从肝脏和肾脏组织中提取了少量样本,一一做好标记:“肝脏和肾脏是毒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即使血液中毒物浓度较低,这两个器官也可能留存痕迹,能为我们提供更准确的判断依据。” 处理完样本,张林放下注射器,拿起一把放大镜,蹲下身凑近尸体的头部:“除了毒物检测,我们还要重点检查口鼻部位的皮肤和黏膜。如果真的是闷压口鼻导致的窒息,凶手的手部或包裹物会与死者口鼻部位产生摩擦、压迫,很可能会留下细微的表皮剥脱、黏膜出血等痕迹——这些痕迹非常隐蔽,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很容易遗漏。” 他一边说,一边用镊子轻轻拨开死者的口唇,目光透过放大镜仔细扫视着口唇周围的皮肤,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异常。